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2+3=5 B.(-4)(-9)=-4)•-9=(-2)

来源:www.tikuol.com 发布时间:2017-04-15 13:41
题型:选择题

问题: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2
+
3
=
5
B.
(-4)(-9)
=
-4)
-9
=(-2)•(-3)=6
C.(2
10
-
5
)÷5=2
2
-1
D.-3
2
=-
18

答案:

点击这里,查看答案

要到微信小程序或APP查看答案哦。

实在点不开答案,可以分享到微信,

在微信里面查看答案。

APP具体操作流程为:

1、下载安卓(苹果)APP

2、点这里打开APP显示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按照“进口一国内生产一出口”顺序发展的产业。被认为是遵从()。

A.产品循环理论

B.进口替代理论

C.雁形发展理论

D.出口导向理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完成下面各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1.段③中的“实验的精神”,指的是:                                                                    

2.“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错误是什么?作者用这个例子证明什么?

  答:错误是                                ;证明                                                                                         

3.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4.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不可以删掉,说说是为什么?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温暖城市的细节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项不是CATIA平面工具定义平面的方法?()

A.过三点的平面

B.过两条直线的平面

C.曲线的法平面

D.过三条直线的平面

题型:多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KPI的表述正确的是()

A.KPI在中文里意为关键成果领域

B.KPI是从KRA中提出的主要工作目标

C.KPI是对公司经营最有价值的部分

D.KPI是公司用来衡量员工绩效的重要指标

题型:单项选择题

急性脊髓炎早期表现为肌张力低、反射低、病理征阴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A.脊髓休克

B.患者不合作

C.合并糖尿病

D.合并周围神经病

E.查体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