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3cm和4cm,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 A.12c

来源:www.tikuol.com 发布时间:2017-04-25 01:30
题型:选择题

问题: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3cm和4cm,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

A.12cm2

B.6cm2

C.4cm2

D.2cm2

答案:

点击这里,查看答案

要到微信小程序或APP查看答案哦。

实在点不开答案,可以分享到微信,

在微信里面查看答案。

APP具体操作流程为:

1、下载安卓(苹果)APP

2、点这里打开APP显示答案

题型:选择题

家庭中常用下列物质除去各种污垢,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碱

B.洗洁精

C.84 消毒液

D.洗衣粉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称为()。

A.相畏为制

B.相资为制

C.相反为制

D.相恶为制

E.相杀为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谤誉

柳宗元

凡人之获谤誉人者,亦各有。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何也?君子宜于上不宜于下,小人宜于下不宜于上。得其宜则誉至,不得其宜则谤至。此其凡也。

然而君子遭乱世,不得已而在于上位,则道必咈于君,而利必及于人,由是谤行于上而不及于下,故可杀可辱,人犹誉之。小人遭乱世,而后得居于上位,则道必于君,而害必及于人,由是誉行于上而不及于下,故可宠可富,而人犹谤之。君子之誉,非所谓誉也,其善显焉尔;小人之谤,非所谓谤也,其不善彰焉尔

然则在下而多谤者,岂尽愚而狡也哉?在上而多誉者,岂尽仁而智也哉?其谤且誉者,岂尽明而善褒贬也哉?然而世之人,闻而大惑,出一庸人之口,群而邮之,且置于远迩,莫不以为信也。岂惟不能褒贬而已,则又蔽于好恶,于利害,吾又何从而得之耶?

孔子曰:“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善人者之难见也,则其谤君子者为不少矣,其谤孔子者亦为不少矣。传之记者,叔孙武叔,时贵显者也。其不可记者,又不少矣。是以在下而必困也。及乎遭时得君而处乎人上,功利及于天下,天下之人皆欢而戴之,向之谤之者,今从而誉之矣。是以在上而必彰也。

或曰:“然则闻谤誉于上者,反而求之,可乎?”曰:“是恶可无亦征其所自而已矣其所自善人也则信之不善人也则勿信之矣苟吾不能分于善不善也则已耳。如有谤誉乎人者,吾必其所自,未敢以其言之多而举且信之也。其有及乎我者,未敢以其言之多而荣且惧也。苟不知我而谓我盗跖,吾又安取惧焉?苟不知我而谓我仲尼,吾又安取荣焉?知我者之善不善,非吾果能明之也,要必自善而已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各有道:道理,原因

B.则道必于君合:适合,合乎

C.于利害夺:强行改变。

D.吾必其所自征:考察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凡人之获谤誉人者故燕王欲结

B.人犹誉之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群而邮之耻师焉,惑矣

D.时贵显者也与山间明月小题3: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短文针对“谤誉”的不同性质作了具体的辨析,不过对于“不善人”的恶意中伤,应当毫不怀疑地予以有力的回击,绝不能退缩让步。

B.文章从谤誉的一般规律入手,继而以犀利之笔,深入剖析谤、誉产生的根由,在于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各自谤、誉的尺度是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

C.作者深刻地认识到,谤、誉的失信和错位,有着非常复杂的政治背景和个人因素,并由此对谤、誉提出了更为大胆的质疑,这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胆力和卓识。

D.文章虽短,却写得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对比、转折、因果、假设等多种关系复句的交互运用,更加强了行文的曲折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是恶可无亦征其所自而已矣其所自善人也则信之不善人也则勿信之矣苟吾不能分于善不善也则已耳。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小人之谤,非所谓谤也,其不善彰焉尔。(3分)

(2)知我者之善不善,非吾果能明之也,要必自善而已矣。(4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治疗湿热下注血淋的主方为()

A.八正散

B.小蓟饮子

C.龙胆泻肝汤

D.程氏萆薢分清饮

E.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兴华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扩大生产规模增发新股,董事会拟定发行新股的方案,该方案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为吸引更多的投资,拟按股票票面价值的九折发行

B.兴华糖业公司的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C.所有新股均为无记名股票

D.所有新股的发行均由一家证券公司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