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5~18题。 人与自然无法和谐吗 葛剑雄 我们应该怎么样

来源:www.tikuol.com 发布时间:2017-04-30 22:39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5~18题。

人与自然无法和谐吗

葛剑雄

我们应该怎么样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自然为人类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但能否成为现实要靠人类自身的努力。我们地球从产生到这么多物种,人类只不过是万物之一,但为什么人能成为万物之灵,这是凭了人类自身的努力,不是自然对人的偏爱。

第二,我们得认识到,人类的任何进步都不得不改变甚至破坏自然环境。所以不要把这个事情看那么严重。人类发展那么久,一点都不改变环境?不可能的。学会用火,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但这个过程中,多少树木,多少柴禾被烧掉了?你能说这一定是退步吗?

可以说,改变与破坏,只有程度差别,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我们得承认这个事实:没有哪个国家的繁荣不改变环境。但我这样讲,是不是听任人破坏自然?当然不是这样。

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有一个由必然到自由,由人类中心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一开始人的破坏是必然的,因为人在不了解自然规律之前,只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不然人就生存不下来了。人发达了以后,逐步掌握了自然规律,有了比较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慢慢地从必然走向自由。

另一方面,现在人类并没有达到完全的自由,有时候还要伤害动植物,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我们到南极去,在南极保护的公约里面就有一条,如果考察队员碰到了生命危险,可以适当地掠杀海豹。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人和动物之间,人还是重要的。我们这样做,其实是体现人的价值。

要达到和谐,人类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更加注重精神生活。这中间不仅需要正确的观念,还要有科学的技术。晚清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已经知道了把山上的树砍掉会引起当地江河淤塞,加剧水灾旱灾,但照样砍。为什么呢,人要活下去啊,到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以。当然,只有正确观念,没有科学技术,好心也办不了好事。东晋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家里出了瘟疫,当官的就不上朝了。但有些大臣不平衡,拿了皇帝的俸禄怎么能不上朝呢,结果上朝,死一大片。不能说这些人观念不对,观念对啊,但他没有科学技术。

归结下来。我认为对待未来的变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八个字:不应无忧,无须过虑。

小题1:

结合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下列不符合作者本意的一项是(3分)    (    )

A.从世界上看,很多国家在发展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而且我们对很多自然规律还不知道,所以无须过虑。

B.自然为人类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成为现实靠的是人类自身的努力,而人类的任何进步都不得不改变甚至破坏自然环境。

C.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要条件,是要有正确的观念和发达的科学技术。

D.我们历史上的环境思想、人地关系的见解,的确有它先进的方面,但是也有不足的一面。

答案:

点击这里,查看答案

要到微信小程序或APP查看答案哦。

实在点不开答案,可以分享到微信,

在微信里面查看答案。

APP具体操作流程为:

1、下载安卓(苹果)APP

2、点这里打开APP显示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基础体温测定无特异性的是()。

A.有无排卵

B.排卵日期

C.子宫内膜结核

D.黄体功能

E.早孕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月经后期虚寒证的主症:( )

A.寒凝血瘀,量少色淡、质清稀

B.小腹空痛,心悸失眠

C.腰痠无力

D.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E.脉沉迟或细弱无力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污染类别中,需预测所有因子的是()。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题型:问答题

2003年12月31日,方某将自己的2所房屋出租给刘某使用,月租金2 000元,租赁期限5年。但是,双方并没有签订书面的房屋租赁合同。2004年,房屋由于大雨出现了裂缝,刘某多次要求方某修理,方某都没有修理,刘某因此自己花费400元钱,请人将房屋加以修理。同时,又花费了2 000元将房屋装修了一下,然后以1 500元将其中的1间转租给了肖某,租赁期限为2年半,方某知道后没有表示异议。2005年3月,肖某在倒车时,将其居住的房屋的一墙撞倒,方某要求肖某和刘某承担责任。2006,年3月20日,方某在没有通知刘某的情况下将其租给刘某使用的房屋卖给王某,并且双方办理了房屋买卖的过户手续。2006年4月25日,王某要求居住的刘某搬出房屋。
1.方某与刘某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题型:填空题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得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无影响的是______,偏低的是____。

A.NaOH直接放在滤纸上称取

B.定容时,仰视读数

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D.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时,仰视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