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污点,则该污点一定是在玻片标本上.______.(判断对错)

来源:www.tikuol.com 发布时间:2017-05-12 06:47
题型:解答题

问题:

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污点,则该污点一定是在玻片标本上.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点击这里,查看答案

要到微信小程序或APP查看答案哦。

实在点不开答案,可以分享到微信,

在微信里面查看答案。

APP具体操作流程为:

1、下载安卓(苹果)APP

2、点这里打开APP显示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8分)

在大多数情况下,互联网的出现被视为是一件好事,它在很多方面方便了人的生活。但也并非每个人都这么看。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题目就是:“谷歌会让我们变愚蠢吗?”这篇论文现在已经扩展成一本书,书名就叫“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互联网上除色情污染和聊天室的危险外,更险恶的,还在于它正在让我们停止思考。

卡尔认为,互联网正无形中摆弄着人的大脑。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被重塑,记忆被重置,思维方式与过去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全神贯注于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是易如反掌之事,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我能够几个小时地徜徉在长长的诗行里。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二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变得焦虑不安,失去了线索,开始寻找其他事情来做。我感觉我一直在力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过去曾经甘之如饴的阅读如今已变成一场战斗。”

卡尔的朋友们也都有同感,有些人甚至还完全停止了阅读。其中一人说:“我现在几乎完全失去了阅读和理解长篇文章的能力。”还有人谈到了思维“断片”:“我再也无法读《战争与和平》了,我已经不具备那种能力了。哪怕一个长于三到四段的文章都让我吃不消,我只能略微浏览一下。”

卡尔怀疑,互联网是产生这种变化的罪魁祸首,但需要一些证据的支持。于是,他与语言学家、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展开了交谈,并得出了令人不安的结论:互联网(以及所有的电子分支——微博、短信等)正在我们的大脑中重新布线,“短阅读”直接带来“浅阅读”,使人的思维深度在长期的同一行为重复中逐渐变得浅显化。

美国阅读心理学专家玛丽安娜·沃尔夫曾说过:“我们并非只由阅读的内容影响,我们也被阅读的方式所定义。”沃尔夫担心,网络所倡导的将“丰富”与“时效性”置于首位的新阅读方式,可能已经削弱了我们进行深度阅读的能力。几百年前的印刷术,让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成为寻常之事,也让人们能坐下来静心阅读,而“我们在线阅读时,只不过就是个‘信息解码器’而已”。我们对文句的诠释,心无旁骛、深度阅读时形成的丰富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弃我们而去。

小题1:下列对于“互联网”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卡尔认为,互联网尽管存在着色情、聊天室危险等弊端,但还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B.互联网对人的大脑的“控制”是在长期的同一行为的重复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

C.互联网成为使人“停止思考”的罪魁祸首,这一结论目前还缺乏有力的证据来支撑。

D.实践证明,互联网阅读方式的“丰富”与“时效性”,已经削弱了人们深度阅读的能力。小题2:结合全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给这篇文字加上一个标题;并结合文意,写出理由。(不少于200字)(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多项选择题

本题是判断一个字符串“Tom”是否在另外一个字符串“I am Tom, I am from China”中出现。
public class java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______;
str1="I am Tom, I am from China.";
str2="Tom";
int i=______;
if(______)
System.out.println("\""+str2+"\" is in the string:\""+str1+"\"");
else
System.out.println("\""+str2+"\"is not in the string:\""+str1+"\"");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56岁,骶部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结合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脊索瘤

B.骨转移瘤

C.骨肉瘤

D.多发性骨髓瘤

E.骨巨细胞瘤

题型:单项选择题

窗体的左右两端各有一条直线,名称分别为Line1、Line2;名称为Shape1的圆靠在左边的Line1直线上(如下图所示);另有一个名称为Timer1的计时器控件,其Enabled属性值是True。要求程序运行后,圆每秒向右移动100,当圆遇到Line2时停止移动。


为实现上述功能,某人把计时器的Interval属性设置为1000,并编写了如下程序。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For k=Line1.X1 To Line2.X1 Step 100
If Shape1.Left+Shape1.Width<Line2.X1 Then
Shape1.Left=Shape1.Left+100
End If
Next k
End Sub
运行程序时发现圆立即移动到了右边的直线处,与题目要求的移动方式不符。为得到与题目要求相符的结果,下面修改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

A) 把计时器的Interval属性设置为100
B) 把For k=Line1.X1 To Line2.X1 Step 100和Next k两行删除
C) 把If Shape1.Left+Shape1.Width<Line2.X1 Then改为If Shape1.Left<Line2.X1 Then
D) 把For k=Line1.X1 To Line2.X1 Step 100改为For k=Line2.X1 To Line1.X1 Step

题型:判断题

过境的不需要办理检疫审批和过境检疫手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