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

来源:www.tikuol.com 发布时间:2017-06-30 18:13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何谓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等到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此时,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毛 * * 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围追堵截,泰然处之,用“静气”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绩,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于既倒。

③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心率始终在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用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万众瞩目、全球媒体关注的情况下,要保证200多次各种各样的操作实现零失误,对于常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利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习一样镇定从容。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的确,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就如“铁杵磨针”一样充满了艰辛。

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另外,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⑤生活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我们常常会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每临大事有静气”,保持轻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做到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担重任而不急,临危难而不乱,科学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大事。                                             (选自《意 林》2012年第24期)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3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3分)

小题3:第②段最主要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4:文章划横线的句子中哪一个短语最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谨?为什么?(3分)

答案:

点击这里,查看答案

要到微信小程序或APP查看答案哦。

实在点不开答案,可以分享到微信,

在微信里面查看答案。

APP具体操作流程为:

1、下载安卓(苹果)APP

2、点这里打开APP显示答案

题型:填空题

月球上的两名宇航员虽然相距很近也只能通过无线电来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不能传声,宇航员用照相机给另一名宇航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是:______ 缩小的实像.

题型:名词解释

无机营养型微生物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个体户杨某长期拖欠税款。1999年3月7日,税务干部刘某等二人到其店中要求补缴税款。杨某拒不听从刘某的说服教育。在刘某等依法要将其店中货物实施扣押时,杨某大打出手,幸未造成伤害,刘某等人被迫离去。杨某的行为构成:

A.妨害公务罪

B.抗税罪

C.故意伤害罪

D.妨害公务罪和抗税罪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文化成就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①《论语》

②《史记》

③《资洽通鉴》

④《天工开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从作用时效不同的特点上反映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的质量工作系统。

A.可交性

B.永久性

C.一次性

D.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