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晚清时期,国门渐开。虽然清政府抱残守缺,但是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仍然不

来源:www.tikuol.com 发布时间:2017-08-07 11:03
题型:综合题

问题:

(14分)晚清时期,国门渐开。虽然清政府抱残守缺,但是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仍然不可抗拒地发生着变革。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强烈要求觐见清帝,但不行跪拜之礼,清廷坚决不允。经过长期交涉,中外双方达成妥协,清廷同意外国公使可不行跪拜之礼,外国公使觐见他国君主,惯例是三鞠躬,“此次在中国请觐,改为五鞠躬,以昭格外敬诚”。

——王开玺:《试论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三: 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甲午战争后,洋货倾销,大量利源流向国外。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 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外礼仪之争反映了双方什么样的观念或心态?(2分)双方的妥协有无积极意义?(1分)为什么?(2分)

(2)根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开始经济立法的。(3分)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答案:

点击这里,查看答案

要到微信小程序或APP查看答案哦。

实在点不开答案,可以分享到微信,

在微信里面查看答案。

APP具体操作流程为:

1、下载安卓(苹果)APP

2、点这里打开APP显示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所致的颅内血肿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加速性暴力点→硬脑膜外血肿

B.减速性暴力点→硬脑膜外血肿

C.减速性暴力点的对冲部位→硬脑膜下血肿

D.减速性暴力点的对冲部位→脑内血肿

E.减速性暴力点的对冲部位→硬脑膜外血肿

题型:名词解释

囚笼政策

题型:填空题

香料混料搅拌结束后,进行感官观察,眼观料液整体浑浊,罐体内不同位置料液的()差别大,可判断料液搅拌不均匀。

题型:多项选择题

WT450/25型钻井泵由()组成。

A、排量

B、压力

C、动力端

D、液力端

题型:填空题

()假定净雨在面上分布均匀,将流域作为一个整体,不考虑内部的不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