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电力系统频率特性和电压特性,可以得知().A、频率和电压都可以集中调整、控制 B

来源:www.tikuol.com 发布时间:2017-10-24 15:57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根据电力系统频率特性和电压特性,可以得知().

A、频率和电压都可以集中调整、控制

B、频率可以集中调整,电压不能

C、频率和电压都不能集中控制、调整

D、电压可以集中调整,频率不能

答案:

点击这里,查看答案

要到微信小程序或APP查看答案哦。

实在点不开答案,可以分享到微信,

在微信里面查看答案。

APP具体操作流程为:

1、下载安卓(苹果)APP

2、点这里打开APP显示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分段的金属基底冠上烤结好瓷,并经形态修整和上釉完成后的焊接称为

A.假焊
B.流焊
C.后焊接
D.前焊接
E.转移焊接法

题型:双选题

读“我国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图甲)”和“澳大利亚棉花分布示意图(图乙)”,完成1—2题。

1、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水热组合好

C、有灌溉水源

D、土壤肥沃

2、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价格低

C、政策扶持力度小

D、科技水平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桐城古文曾经“辉煌”过,尤其是曾国藩与弟子重振桐城古文和湘乡派兴起之后,桐城义法在“义理”“辞章”“考据”之外,又溶进了“经济”(经世致用)一义,文章大有长进,变得清淡通顺得多了。可是,桐城古文生来就有一个致命弱点:拙于说理。它规矩多,戒律严,格局一定,篇幅长短一定,用字范围一定,句法排列一定。它要纯不要杂,即所谓的“雅洁”。吴汝纶说过“与其伤洁,毋宁失真”。就是说遇到“真”“洁”两者不可调和之时,宁可“失真”,也要“保洁”,干一种“削足适履”的勾当。在此等“义法”之下,理怎么说,论怎么述其实,曾国藩也看到这个弱点,承人“古文无施而不宜,惟不宜说理也。”曾派弟子薛福成、郭嵩焘由于出使欧洲,接受过西文的影响,行文兼采西泽词语,文章辨析精微,以说理透彻见胜。但他们这一支,只算是桐城古文的“异教”,并不为谨守“家法”的大师们所容忍。如此一个拙于说理的文派,恰巧遇上了需要政论文的时代,怎么不大难临头呢
当年的精英人物最初没有不追随桐城文派的,后来在时代大趋势的促动下,乃纷纷另觅新途。虽说新途,但人们的思维定势往往习惯于熟门熟路,所以最初都是向后看的,试图从古代文体的武库中选择相宜的文体来应付时变,于是乎一时之间“长于言理”的魏晋文章就成了共同的选择。在追踪魏晋文风以求革新的一途中,以章太炎及其门生影响为最大。
魏晋文章固多精审,能与桐城古文抗衡一时,但此种文体毕竟是历史的陈迹,文章自然演化的必由之路还应着眼未来。当此之时,以梁启超为杰出代表的“报章文体”应运而生。此种文体桐城派所禁约的佛书名词、诗词的典故、日本的新名词皆所不避,信笔写来,舒徐自如,谈政议政,雄辩惊人,以“常带感情”之笔锋,述写“非常异义可怪之论”,一纸风行,海内耸动,天下文风从此一变,桐城家除了叹息之外,无所措其手足了。
新文学史家把桐城文派被驱逐出文坛之事全部归功于新文学家,这未免有欠公正。其实在新文学家们起来推倒“桐城谬种”之前,清末民初的政论家(章太炎、梁启超等人)早就给桐城文派以沉重打击。

下列说法中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A.桐城义法主张写文章应注重“义理”“辞章”“考据”,湘乡派又为义法融进了“经济”一义,使桐城古文再现辉煌。
B.魏晋文章取自古代文体的武库,因而它不能与桐城古文抗衡。清末的精英以此作为“新途”是根本错误的。
C.有些曾派弟子接受西文影响,使文章辨析精微,说理透彻,想以此来挽救桐城文派,但他们的努力最终失败了。
D.新文学史家把桐城文派逐出文坛,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题型:单项选择题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推行全面抗战路线,而国民政府却推行片面抗战路线,这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是()

A.阶级本质的不同

B.战略战术的不同

C.作战方针的不同

D.依靠对象的不同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计算题:已知FA401型粗纱机的锭速为800r/min,前罗拉直径为28mm,粗纱的捻系数为90,粗纱特数为690,试计算:(1)若粗纱的空管直径为44mm、满管直径为135mm,求空管时的筒管转速(r/min)及卷绕转速(r/min)。(2)若粗纱的圈距为3.8mm,求空管时龙筋的升降速度(m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