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商务信息可以方便地从因特网下载到自己地计算机上。

来源:www.tikuol.com 发布时间:2019-08-30 01:21
题型:判断题

问题:

网络商务信息可以方便地从因特网下载到自己地计算机上。

答案:

点击这里,查看答案

要到微信小程序或APP查看答案哦。

实在点不开答案,可以分享到微信,

在微信里面查看答案。

APP具体操作流程为:

1、下载安卓(苹果)APP

2、点这里打开APP显示答案

题型:口算题

根据32×15= 480,很快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32×150=                         3.2×15= 

3.2×1.5=                        1.5×32=

320×0.15 =                     3.2×0.15 =

题型:问答题

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______,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______.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_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______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______的用量.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以下关于屈光不正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近视眼在青春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深

B.大多数人在出生时都是近视眼

C.远视眼的度数在6岁前逐渐减低

D.散光大部分都来自于角膜

E.散光度数多数随年龄增长变化不大

题型:句型转换

句型转换。 

1.Lily is thirteen years old.(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 ________is Lily? 

2.Jim's birthday is September 11th.(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 ________Jim's birthday?

3.What's your age?(同义句转化) 

________ ________are you?

4.Are your parents forty years old?(否定回答)   

No, _________ _________.   

5.We have an Art Festival each year.(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an Art Festival each year? 

题型:单项选择题

西格玛:是希腊字母σ的中文译音,在统计学中表示为()。

A、标准差

B、精准度

C、精密度

D、DMAIC